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xi),微信公眾平臺運營中心今(jin)日發布“關于治(zhi)理賬號‘假冒仿(fang)冒’行(xing)為(wei)的公告”。
公告稱,為進一步打造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保障平臺的內容生態和用戶體驗,根據《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和《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等相關規定,微信公眾平臺對仿冒官方機構、新聞媒體、行政區域及職業資質的情況,展開持續治理。
自 7 月 26 日治理行動開展以來,共駁回違規命名申請約 60112 個,處理有相關違規行為的微信公眾賬號 681 個,典型案例(li)如“鑒察 **”、“** 鄉(xiang)鎮網”、“* 鄒(zou)平”、“* 大狀(zhuang)工(gong)作室”等。
廣(guang)大讀者若發現有賬號存在假(jia)冒(mao)仿冒(mao)行(xing)為,可通過以下渠道進行(xing)投訴:進入賬號主(zhu)頁 — 點(dian)擊(ji)“...”— 點(dian)擊(ji)“投訴”— 選擇“混(hun)淆他人投訴”。
IT之(zhi)家整(zheng)理案例(li)如下:
假冒仿冒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

假冒仿冒新聞媒體組織:

違規使用行政區域名稱:

無資質使用職業名稱: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lian)接(包括不限于(yu)超(chao)鏈(lian)接、二維(wei)碼、口令等形(xing)式),用于(yu)傳遞(di)更多信息,節省甄選(xuan)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suo)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