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6 日消息,據中國廣核集團(中廣核)今日消息,9 月 15 日 10 時 00 分,中廣核太平嶺核電站 1 號機組完成一回路排水,標志著機組熱態性能試驗(簡稱“熱試”)圓滿結束,為后續(xu)裝料、并網(wang)發電等工作奠定了基礎。
據中廣核介紹,熱試的目的是在堆芯裝料前,從反應堆壓力容器扣蓋到熱停堆狀態的整個壓力和溫度范圍,進行各種實際工況的試驗,驗證核蒸汽供應系統設備和系統的功能及響應,并生效定期試驗、運(yun)行程(cheng)序(xu),同(tong)時使運(yun)行人(ren)員通過試驗過程(cheng)進(jin)一步(bu)熟(shu)悉電廠的運(yun)行,確保核(he)安全萬無一失(shi)。

IT之家查詢公開資料獲悉,中廣核太平嶺核電是國家首個生態核電建設示范項目,在前(qian)序項目(mu)基礎(chu)上,進行了(le)主參數(shu)(shu)優化、安全殼內(nei)置(zhi)換料水箱布置(zhi)優化、蒸(zheng)汽(qi)發生器(qi)自主設(she)計等數(shu)(shu)十項調整(zheng)和(he)優化,并首次開展蒸(zheng)汽(qi)發生器(qi)、汽(qi)輪機控(kong)制系統平(ping)臺、穩壓器(qi)噴淋閥、主蒸(zheng)汽(qi)安全閥等重(zhong)大設(she)備的國產化應用,為(wei)中廣核“華龍一號”批(pi)量化建(jian)設(she)積累了(le)關鍵的技術(shu)指標和(he)工程經驗。
中廣核太平嶺核電項目預計 2025 年投產發電,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華龍(long)一號”自主三代核電項(xiang)目,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整體規劃建設(she) 6 臺“華龍(long)一號”機組。建成投產后(hou),該項(xiang)目每(mei)年(nian)供電 500 多億千瓦(wa)時,每(mei)年(nian)可減少原煤消耗約 1512 萬噸(dun),每(mei)年(nian)減少向環境排放二(er)氧化碳約 4160 萬噸(dun),環保效益相(xiang)當造林近 11.3 萬公頃,創造綠色(se) GDP 200 多億元。
廣告(gao)聲明(ming):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zhuan)鏈接(包(bao)括(kuo)不限于(yu)超鏈接、二維(wei)碼(ma)、口(kou)令等形式(shi)),用于(yu)傳遞更多信息,節(jie)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bao)含本聲明(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