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據科技媒體 Windows Central 今天報道,微軟是 OpenAI 的最大股東,持有約 130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925.64 億元人民幣)股份,不過各大投資者們一直對這種合作關系心存疑慮,認為當前大熱的“AI 泡沫”可能接近破裂,且 OpenAI 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過去幾個月,微軟與 OpenAI 的緊張關系達到了頂點,原因主要是 OpenAI 計劃轉型為營利性公司,避免被惡意收購或被外部勢力干涉,不過有多方傳聞稱微軟曾試圖阻止 OpenAI 轉型,以維護自身利益。

不過兩家公司在最近簽署了新“最終協議”,不僅延長合作時間還加入了新的條款,其中規定 OpenAI 不得單方面宣布實現 AGI(通用人工智能),必(bi)須經由獨立專家小組驗證(zheng)。
同時根據新協議,即使 OpenAI 在 2030 年前實現 AGI,微軟仍可以使用該公司的相關模型及產品(包括 AGI 以后的模型)的知識產權使用權,截至 2032 年。最重要的是,新協議規定微軟可以獨立或聯合其它公司研發 AGI,等同于 OpenAI 直接把“AI 王國的鑰匙”直接交給了微軟。
簽署協議以后,微軟明顯在 AI 領域加快腳步,該公司 AI 部門 CEO 蘇萊(lai)曼表示,微軟正在(zai)追(zhui)求“超級(ji)智能”,但重點(dian)在(zai)于讓 AI 服務于人類,這與他在(zai)今年早期的態度形成鮮(xian)明對(dui)比,當時蘇萊(lai)曼稱微軟的自研模型落后(hou) OpenAI 3-6 個月,且他們的策略是“緊追(zhui)第二”。
熟悉兩家公司的人士透露,微軟在舊協議中被限制,在 2030 年前不得獨立追求 AGI,以便 OpenAI 能持續領先,同時還能拿到微軟的云計算資源。但如今這一限制已被解除,微軟可以自己“單干”了。
不過蘇萊曼強調,微軟會持續保持開放的技術路線,并不會對特定模型產生“信仰”,他們的理念只有一條 —— 讓產品好用。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zhuan)鏈(lian)接(包括不限于超鏈(lian)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shi)),用于傳遞(di)更多信息,節(jie)省(sheng)甄選時間(jian),結果僅供參(can)考,IT之家(jia)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