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2 日消息,公安部 11 月 10 日公告,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制修訂計劃,公安部已組織完成了《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zhun)的(de)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IT之家從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獲悉,征求意見稿針對近年來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暴露出的大中型客貨車、面包車安全性能低和輕型貨車“大噸小標”等問題,擴大自動緊急制動系統、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盲區監測系統等安全裝置配備要求,推動提高我國機動車安全性能水平。
此外,征求意見稿增加新能源汽車、輔助駕駛汽車安全技術要求,助推(tui)新技術、新產品(pin)發展和應用。
貨車
具體(ti)來看,征求意(yi)見稿進一步提(ti)升重中型貨運(yun)車輛運(yun)行(xing)安(an)全(quan)技(ji)術要求,以解決(jue)重中型貨車制動性(xing)(xing)、行(xing)駛穩(wen)定性(xing)(xing)等安(an)全(quan)性(xing)(xing)能(neng)不足的問題。
一是擴大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應用,要求所有貨車(垃圾車、低速汽車除外)應裝備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二是增加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應用,要求總質量大于或等于 4500kg 的貨車(垃圾車除外)和核定載質量(或托舉質量)大于或等于 1000kg 的專項作業車應裝備車道偏離預警功能。
三是擴大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應用,要求所有貨車(垃圾車、低速汽車除外)應裝備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
四是擴大電控制動系統應用,要求總質量大于或等于 12000kg 的危險貨物運輸貨車、半掛牽引車和總質量大于 10000kg 的半掛車應裝備電控制動系統。
五是增加全景影像監測系統、盲區監測系統應用,要求總質量大于或等于 4500kg 的貨車應裝備全景影像監測系統或盲區監測系統。
六是增加(jia)駕(jia)駛(shi)人(ren)注(zhu)意力(li)監測系(xi)統應(ying)用,要求危險(xian)貨物運輸車(che)輛(liang)和三軸(zhou)及三軸(zhou)以上貨車(che)應(ying)裝備駕(jia)駛(shi)人(ren)注(zhu)意力(li)監測系(xi)統。
七是(shi)擴(kuo)大(da)輪胎爆胎應(ying)(ying)(ying)急(ji)裝(zhuang)(zhuang)置應(ying)(ying)(ying)用(yong),要求三(san)軸及(ji)三(san)軸以(yi)上貨車(采用(yong)雙轉向(xiang)軸的除外)及(ji)總(zong)質量大(da)于 3500kg 的危險貨物運輸(shu)貨車的轉向(xiang)輪應(ying)(ying)(ying)裝(zhuang)(zhuang)備輪胎爆胎應(ying)(ying)(ying)急(ji)裝(zhuang)(zhuang)置。
八是增加集(ji)裝箱(xiang)車(che)輛結(jie)構要求(qiu),要求(qiu)集(ji)裝箱(xiang)運(yun)輸(shu)車(che)和(he)集(ji)裝箱(xiang)運(yun)輸(shu)半掛車(che)的構造應為單層(ceng)骨架(jia)結(jie)構,不(bu)應設置(zhi)有(you)活動(dong)、可翻(fan)轉(zhuan)骨架(jia)的結(jie)構。
九是提(ti)升儲氣筒(tong)工作(zuo)(zuo)氣壓,要求(qiu)總質量大于(yu)(yu)或等(deng)于(yu)(yu) 12000kg 的貨(huo)車(che)和(he)貨(huo)車(che)底盤改裝的專項作(zuo)(zuo)業車(che),采用(yong)氣壓制動(dong)時(shi),儲氣筒(tong)的額定(ding)工作(zuo)(zuo)氣壓應(ying)大于(yu)(yu)或等(deng)于(yu)(yu) 1000kPa。
十是增加電動半掛牽引車側面防護裝置配置要求,要求純電動半掛牽引車側面除永久固定安裝在車輛上的可以作為側面防護裝置的各種設施外,存在大于 1m 的縱向間隙時,應提供防止人員卷入的側面防護。
客車
征(zheng)求意見稿進一步提(ti)升大中型(xing)客車(che)運(yun)行安(an)全技術要求,以解(jie)決(jue)大中型(xing)客車(che)主(zhu)動(dong)安(an)全裝置應(ying)用(yong)不(bu)足等問題。
一是擴大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應用,要求所有未設置乘客站立區的客車應裝備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二是擴大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應用,要求所有未設置乘客站立區的客車應裝備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
三是增加全景影像監測系統、盲區監測系統應用,要求車長大于或等于 6m 的客車應裝備全景影像監測系統或盲區監測系統。
四是增(zeng)加駕駛(shi)人(ren)注意力(li)(li)監(jian)測系統應用,要求公路客車(che)、旅游(you)客車(che)應裝備(bei)駕駛(shi)人(ren)注意力(li)(li)監(jian)測系統。
五(wu)是增加輪(lun)(lun)胎氣壓(ya)監測系統應用(yong),要求(qiu)公路客車、旅游(you)客車使用(yong)單(dan)胎的(de)車輪(lun)(lun)應安裝輪(lun)(lun)胎氣壓(ya)監測系統。
六是擴大汽車安全帶佩戴提醒裝置應用范圍,要求公路客車、旅游客車所有乘員乘坐位置應裝備安全帶提醒裝置。
七是提(ti)高大型客(ke)(ke)車座(zuo)(zuo)椅縱(zong)向間距,要求車長大于(yu) 9m 的公路客(ke)(ke)車和旅游(you)客(ke)(ke)車,同方向座(zuo)(zuo)椅的座(zuo)(zuo)間距應大于(yu)或(huo)等(deng)于(yu) 700mm。
新能源汽車
征求(qiu)意見稿還進一步(bu)提升新(xin)能源(yuan)汽車運行安全要求(qiu),以保障新(xin)能源(yuan)汽車安全高質(zhi)量發展。
一是增加 A 型電力再生式制動系統要求,規范“單踏板”模式應用。增加“純電動、插電式(shi)混合動力乘用車(che)(che)和多用途貨車(che)(che)在驅動擋下松開加速(su)踏板后,在平坦(tan)、硬實、清潔、干燥且輪胎與地面間的附著(zhu)系(xi)數大于(yu)或(huo)(huo)等于(yu) 0.7 的混凝土(tu)或(huo)(huo)瀝(li)青路(lu)面上行駛時,整車(che)(che)制動減速(su)度應(ying)小(xiao)于(yu)或(huo)(huo)等于(yu) 0.8m/s。
二是增加踏板誤踩加速抑制功能要求,要求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載客汽車應具備踏板誤踩加速抑制功能。在(zai)靜(jing)止、蠕(ru)行時能夠檢測,抑制動力(li)輸出并(bing)通(tong)過一個明顯的信號裝(zhuang)置(例(li)如:聲或光(guang)信號)提示駕駛人,減(jian)少誤踩加(jia)速踏板導(dao)致的事故。
三是增加車載娛樂系統安全應用技術要求,要求汽車行駛速度超過 10km/h 時,駕駛人側顯示屏應關閉和禁止開啟娛樂影像播放和游戲功能。
四是增加新能(neng)源汽(qi)(qi)車(che)動(dong)(dong)(dong)力(li)(li)電池安全要求(qiu),明確純電動(dong)(dong)(dong)汽(qi)(qi)車(che)、插電式混合(he)動(dong)(dong)(dong)力(li)(li)汽(qi)(qi)車(che)的動(dong)(dong)(dong)力(li)(li)電池應符合(he) GB 38031 的規(gui)定,車(che)身設有定向泄壓和壓力(li)(li)平衡裝置。
征求意見稿還增加“乘用車每次上電 / 點火后(發動機自動啟停除外),應處于百公里加速時間不小于 5s 的默認工作狀態。“近年(nian)來,純電(dian)動(dong)(dong)汽(qi)車(che)、插電(dian)式(shi)混合動(dong)(dong)力汽(qi)車(che)啟動(dong)(dong)加(jia)(jia)(jia)(jia)速(su)(su)失(shi)控事故多發,其多是由于(yu)駕駛人(ren)使用高(gao)加(jia)(jia)(jia)(jia)速(su)(su)模式(shi)時,對(dui)高(gao)加(jia)(jia)(jia)(jia)速(su)(su)模式(shi)的駕駛準備和(he)操(cao)控能力不(bu)足(zu)。為此,要求(qiu)車(che)輛剛(gang)啟動(dong)(dong)時處(chu)于(yu)加(jia)(jia)(jia)(jia)速(su)(su)性能較低的默認工作狀態,讓駕駛人(ren)使用高(gao)加(jia)(jia)(jia)(jia)速(su)(su)模式(shi)時需有意識的采(cai)取一定操(cao)作,以期提高(gao)其駕駛準備。據統計,目前駕校教(jiao)練車(che)和(he)大(da)多數燃油(you)乘(cheng)用車(che)的百公里加(jia)(jia)(jia)(jia)速(su)(su)時間(jian)普(pu)遍(bian)大(da)于(yu) 5s,新老司機對(dui)于(yu)這種加(jia)(jia)(jia)(jia)速(su)(su)度更為適應,不(bu)易(yi)誤操(cao)作。”
廣告聲明:文(wen)內含(han)有(you)的對外跳(tiao)轉鏈(lian)接(jie)(jie)(包(bao)括(kuo)不限于超鏈(lian)接(jie)(jie)、二維碼、口(kou)令(ling)等形式(shi)),用于傳(chuan)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kao),IT之家所(suo)有(you)文(wen)章均包(bao)含(han)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