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7 日消息,三星力(li)求在 2 納米時代重振其晶圓代工業務,目前(qian)看來已步入正軌。該公司(si)近日公布(bu)了其下(xia)一代制程工藝(yi)的首批量(liang)產成果(guo),顯示出(chu)相較前(qian)代工藝(yi)顯著的性(xing)能提升(sheng)。即(ji)將搭(da)載于 Galaxy S26 的 Exynos 2600 芯片(pian)即(ji)采用該工藝(yi)制造(zao)。此外,據稱三星已成功為這一先進制造(zao)技術爭(zheng)取(qu)到其他芯片(pian)客戶。

據 Dailian 報道,三星在其第三季度財報中披露,其第一代 2 納米全環繞柵極(Gate-All-Around, GAA)制程相較于第二代 3 納米技術有了顯著提升:性能提升 5%,能效提升 8%;芯片面積更縮減了 5%,表現頗為亮眼。
近年來,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持續面臨行業龍頭、同時也是主要競爭對手臺積電(TSMC)的激烈競爭。根據 2025 年第二季度數據,臺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所占份額已超 70%。不過,行業分(fen)析人士普遍認為,向(xiang) 2 納米技術的過渡有望(wang)為三星縮(suo)小(xiao)與(yu)臺積電的差距創造(zao)契機。
據(ju)IT之家(jia)了(le)解,三星與臺(tai)積電均在(zai) 2 納米節點采用 GAA 架構,但兩者技術路徑(jing)存在(zai)差異:臺(tai)積電系首(shou)次在(zai) 2 納米節點引入 GAA,而三星早在(zai)其上一(yi)(yi)代 3 納米制程中已率先(xian)應用該架構。這(zhe)意味著三星在(zai) GAA 技術上已積累了(le)一(yi)(yi)代量產經驗,或具(ju)備一(yi)(yi)定先(xian)發優勢。其實際(ji)競(jing)爭力如何,尚(shang)待搭載 Exynos 2600 芯片的 Galaxy S26 手機正式上市(shi)(shi)并接(jie)受市(shi)(shi)場檢驗后方(fang)能揭曉。
關鍵仍然在于良率,通常認為 60% 以上的良率適合量產。臺積電在 2 納米工藝上實現了約 80% 的良率,被認為已進入穩定量產階段。據悉,三星電子已將良率提升至 50%~60% 的水平。
廣告(gao)聲明(ming):文內含有(you)的對外(wai)跳轉鏈接(包(bao)括不(bu)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chuan)遞更多信息,節(jie)省(sheng)甄選時間,結果僅(jin)供參考,IT之(zhi)家所有(you)文章均包(bao)含本聲明(ming)。